【伯有】 伯有,◆[春秋]時[鄭]大夫[良霄]的字。他主持國政時,和貴族[駟帶]發生爭執,被殺於羊肆。傳說他死後變為厲鬼作祟,[鄭]人互相驚擾,以為“[伯有]至矣!”見《左傳‧襄公三十年》、《昭公七年》。後用以代稱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。○[北周][庾信]《功臣不死王事請門襲封表》:“幸使[伯有]之魂,不能為厲;[若敖]之鬼,其無餒而。”○[唐][吳融]《偶題》詩:“莫道精靈無[伯有],尋聞任俠報[爰絲]。”(《汉语大词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