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· 2023-11-08

【杀手锏】

锏是古代的一种兵器,属于鞭类,长而无刃,有四棱,上端略小,下端有柄。“杀手锏”的释义是:旧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,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。从这个意义来看,“杀手锏”这个词就显得非常令人费解了:“杀手”和“锏”有什么关系?杀手通常都是执行暗杀行动的,如果说杀手暗杀的时候使用的工具是锏的话,锏属于鞭类,主要在马上使用,可见长度足够长,杀手拿着这把锏去暗杀岂不是太显眼了吗?原来,“杀手锏”是“撒手锏”读音讹误所致。“撒手锏”就好解释了:两军阵前,马上交锋,突然撒手投出“撒手锏”,给敌方以致命一击。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场景啊!“杀手锏”是隋末唐初著名将领秦琼(秦叔宝)的独门绝技,来看看清初小说《说唐》第二十七回“秦叔宝走马取金隄 程咬金单身探地穴”中是如何描写秦叔宝使用“杀手锏”的:“公义赶来,叔宝把枪右手横拿,将左手扯出锏来,执在胸前。华公义马头相撞马尾,举戟望叔宝后心便刺,叔宝左手把枪反在背后往上一架,扭回身一锏打去,把公义的头都打得不见了,跌下马来。这个名为‘杀手锏’。”如果说这段描写还不能清楚地解释何谓“杀手锏”的话,再看第三十四回“众王盟会四明山 三杰围攻无敌将”中柴绍是如何描述秦叔宝的“杀手锏”的:“他力量虽不如你,但他两根金装锏却会飞的。我知他好朋友最多,你却不可打他的朋友,你若打了他的朋友,他就飞起锏打你了。”“飞起锏打你”,不是“撒手锏”是什么!秦叔宝的锏是“两条一百三十斤镀金熟铜锏”,这么沉重的锏撒手飞出,可想而知杀伤力有多大。(许晖《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