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煜词“独自莫凭栏”中,“莫”字的注释有两种读音和释义,有的说是“不要”,有的说是“傍晚”,哪一个对呢?答: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罗衾不耐五更寒。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别时容易见时难。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”下片首句“独自莫凭栏”中的“莫”字,今人的注释有分歧:有读去声(mù),解释为“暮、傍晚”的;也有读入声(mò),解释为“不要”的,以致今译为“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”。哪个更合适一些呢?唐宋以后还有不少人崇古拟古,用“莫”来表示“日落时、晚”之义。如宋晏几道《蝶恋花》词:“朝落莫开空自许,竟无人解知心苦”;苏轼《与林天和长官书》之二十二:“岁莫,万万加爱,不宣”;元萨都剌《凤凰台怀古》诗:“莫雨楼台连野寺,秋风鼓角动边城”。甚至清代还有用的,如《论语·先进》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”,何晏《集解》引包咸注:“莫春者,季春三月也”,清周亮工《送王庭一入楚序》:“予于是年莫春返白门”,其中“莫春”就是“晚春”,清人还拟古用“莫”不用“暮”。李煜词写的是作为南唐皇帝的他被宋太祖囚禁于汴京,回望金陵故都,不禁凄楚神伤。“独自莫凭栏”,如把“莫”解为否定词读mò,说“不要”去凭栏望故国,以免引起伤感,大体也是说得通的。然而,把“莫”解为“暮”,则应当更合乎当时的情景、意境。试想,日暮时分,由皇帝变囚徒的诗人独自站在栏杆边,心如暗暮,回望(想)往日繁华已经暮落的故国旧都,那心情才是最凄楚、悲凉而不堪回首的,才好引出“别时容易见时难”的伤感。李煜的古文辞修养是很高的,这个“莫”用古音古义是得其宜的。(万献初《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