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狗尾巴胡同】 同样是弯曲形,西城福绥境一带有狗尾巴胡同—-清末以来,政府开始关注此事;胡同名,本是民间生活状态的反映,紧连着“地气”。政府一介入,就难免要“讲体面”。民国时期,搞了“俗名雅化”,如猪尾巴胡同改称朱苇箔胡同,羊尾巴胡同改为洋溢胡同,狗尾巴胡同改为高义伯胡同,猴尾巴胡同改为侯位胡同等。尾巴没了,高大上了,“雅”了,本真也随之丧失了。(杨学军《留存记忆:老北京地名文化寻踪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