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刹海一带,京城著名的风景区。元、明两代,一直是京城水系的要地;自清代起,逐渐成为游览胜地。清代高珩有一首咏什刹海的诗:“酒家亭畔唤渔船,万顷玻璃万顷天。便欲过溪东渡去,笙歌直到鼓楼前。”说尽了什刹海的美丽风光。什刹海共有三片水域,银锭桥以东为前海,银锭桥以西为后海,德胜桥以西为西海。什刹海水域在金代曾称“白莲潭”,在元代曾称“积水潭”,另有个蒙古语名字叫“海子”,自明代渐称为“十刹海”。关于“什刹海”之名,至今亦无定论。有人说,得自于后海西北岸边“十刹海寺”,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曾提到,他任兵部尚书时,曾在十刹海寺东廊室内住过一夜。有人说,源自沿岸有十座寺庙。清代洋务运动推行者张之洞,其诗集中称什刹海为“石闸海”,实际上什刹海向东流经万宁桥下,那里确有一座元代建成的石砌水闸;这谐音之说,也不无道理。如今,什刹海更是北京著名的胡同游览区和时尚休闲之地。(杨学军《留存记忆:老北京地名文化寻踪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