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遐寿《鲁迅的故家·晒谷》:“晒谷之前要先预备晒场。本来是园地,一林一林的,这就是说把土锄成长方片段,四边低下,以便行走,或亦有洩水之用,现在便将它锄平,成为一整块的稻地。”这块稻地又叫晒谷场。我曾在《越语备查·晒谷场》中说:“过去种稻,一年一熟,人们把新收割的谷子晒在稻地里。如果不敷应用,还要临时修筑晒谷场。《诗经》里说:‘九月筑场圃,十月纳新禾。’就是指的这件事情。宋人范成大有一首《田园杂兴》诗:‘新筑场泥镜面平’,陆游也在《农家秋晚戏咏》中说:‘鞭地如镜筑我场’,为了便于摊晒谷子,地面必须锄平敲实不可,这就叫作鞭地。”(孙旭升《越中乡音漫录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