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家,婆婆。媳妇称丈夫的母亲。《镇原县志》。‖“阿家”指婆婆,是古语。《敦煌变文集·孝子传》:“新妇闻之方割股,阿家吃了得疾平。”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九:“唐宋妇人,每称其姑曰阿家,以曹大家例之,似‘阿家’亦应读‘姑’。”唐赵磷《因话录·商下》:“王(西平王)掷箸怒曰:‘我不幸有此女,大奇事。汝为人妇,岂有阿家体候不安,不检校汤药,而与父作生日。吾有此女,何用作生日为?’”在更早的古代,把公公婆婆称为“姑舅”。曹大家就是著《女戒》的汉代班昭,她为皇后与诸贵人当教师,被尊称曹大家(曹是丈夫的姓)。但“家”读“姑”。就是说尊称“大姑”。但“家”为什么读“姑”?应该是“家”的古音如“姑”,汉代时还有把“家”读如“姑”的。到唐宋时,把“阿姑”读写为“阿家”,则是一种错误的逆转。(刘瑞明、周奉真《庆阳方言词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