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· 2024-02-11

【王后】

自古以来,帝王都是妻妾成群的。秦始皇之后,皇帝的正妻称皇后,这个称呼一直延续至清末。秦始皇之前,帝王正妻的名称却各有不同。传说中黄帝有四个妻子,他的正妻嫘祖被称为元妃。舜有两个妻子,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,当时未有正次之分,但后人多以娥皇为正妻,以女英为小妻。夏商两代帝王的正妻都称妃,至西周始称后。按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“《周礼》王者立后”句郑玄注文所说,“后之言後,言在夫之後也”,则西周时天子正妻称“后”的意思就是站在天子身後的人。春秋时,诸侯的正妻称君夫人;到了战国,七国相继称王,其正妻也随之称为“王后”;秦灭六国称皇帝,王后又随之改称皇后。按古文字的形体分析,“后”原是毓和育的意思,表示女子生育。母系氏族时期,人们知母不知父,而母亲地位的高低又常取决于生育的成绩,所以表示生育意义的“后”字就具有了君王的意思。迨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氏族,“后”这个意思逐渐有了变化,至西周时定位为男性君王的配偶,也就是正妻的意思。颜师古在《汉书·外戚传》中有一条注说:“后亦君也。天曰皇天,地曰后土,故天子之妃,以后为称,取象二仪。”“二仪”就是天地。颜师古的意思是说,皇帝与皇后的关系就像天地一样,皇帝是治理全国的大君,皇后虽是管理后宫的小君,但就全国而言,也是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。所以从地位上说,皇后是与皇帝一样重要的,就像天和地,是缺一不可的。(陈壁耀《文化里的中国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