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月黑风高”这个成语形容极其险恶的环境。月黑,黑夜无月光,比如王昌龄“其时月黑猿啾啾,微雨沾衣令人愁”的诗句;风高,风大,比如杜甫“秋晚岳增翠,风高湖涌波”的诗句。那么,没有月光的夜晚和大风天气为什么能够用来指代险恶的环境呢?原来,这个成语出自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。元代署名为辗然子所著的《拊掌录》记载了这个有趣的故事:“欧阳公与人行令,各作诗两句,须犯徒以上罪者。一云:‘持刀哄寡妇,下海劫人船。’一云:‘月黑杀人夜,风高放火天。’欧云:‘酒粘衫袖重,花压帽檐偏。’或问之,答云:‘当此时,徒以上罪亦做了。’”欧阳修和朋友一起喝酒行酒令,约定所作的两句诗必须是“犯徒以上罪者”。“徒”即徒刑,将犯人拘禁起来服劳役。据《隋书·刑法志》,这项罪名始于北周五刑:一曰杖刑,二曰鞭刑,三曰徒刑,四曰流刑,五曰死刑。徒刑服刑的年数为一至五年,隋时改为一至三年。欧阳修和朋友们行的酒令就是诗中必须包含徒刑以上,即流刑和死刑的罪名。一位朋友的诗是:“持刀哄寡妇,下海劫人船。”另一位朋友的诗是:“月黑杀人夜,风高放火天。”可见宋代时这四种行径都属于徒刑以上的罪,“月黑风高”的成语即由此而来。轮到了欧阳修,只听他慢条斯理地吟道:“酒粘衫袖重,花压帽檐偏。”众人一听大惑不解,就问他这算是什么罪名。欧阳修答道:“当此时,徒以上罪亦做了。”原来,“酒粘衫袖重”是形容饮酒大醉,以至于衣袖都觉沉重;“花压帽檐偏”的“花”指美人,和美人云雨,以至于帽檐都被压偏了。酒壮怂人胆,色胆包天,有此两种情况,徒刑以上之罪,犯起来就很容易了。欧阳修真幽默!“月黑风高”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场酒令游戏中诞生的,可惜《拊掌录》没有记录作者的名字,仅仅将其当作欧阳修逸事的陪衬者而已。(许晖《100个汉字中的古代风俗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