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说项”这个日常俗语,今天的意思是替人求情或说好话,比如“代人说项”等。“说项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思呢?其中的“项”字又作何解?原来,“说项”的“项”是指一个人,名叫项斯,唐代中晚期诗人。他生性疏旷,隐居三十余年,就松阴,枕白石,饮清泉,纵情山水,吟诗为乐。宋代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载:“斯,字子迁,江东人。始未为闻人,因以卷谒杨敬之,杨苦爱之,赠诗云:‘几度见诗诗尽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’未几诗达长安,明年擢上第。”杨敬之时任国子祭酒,爱才如命,因此一读到项斯的诗篇就惊为天人,以至于“到处逢人说项斯”。以杨敬之的地位,如此褒奖项斯,项斯的诗名理所当然地传遍长安城,第二年又高中进士。项斯的运气极好,又遇上水部员外郎张籍也欣赏他的诗。张籍有诗《赠项斯》:“端坐吟诗忘忍饥,万人中亦见君稀。门连野水风长到,驴放秋原夜不归。日暖剩收新落叶,天寒更着旧生衣。曲江亭上频频见,为爱鸬鹚雨里飞。”太子少师郑薰因此而咏出了“项斯逢水部,谁道不关情”的美誉。杨敬之和张籍都对项斯有知遇之恩。项斯的官儿做得很小,只做到丹徒县尉,并死于任上。不过他写诗很勤奋,《全唐诗》存诗一卷,凡九十八首,是录诗最多的诗人之一。“说项”这个俗语即从“到处逢人说项斯”化用而来,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杨敬之褒扬项斯之诗的情景,后人因以用作替人说好话的典故。(许晖《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