藜蒿就是蒌蒿。这种生于江河湖泽的野菜,自有一种独特的清香,一闻便知是蒿属植物。蒌蒿(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. ex Bess.),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,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对蒌蒿有介绍:其叶似艾,白色,长数寸,高丈余。好生水边及泽中,正月根牙生,旁茎正白,生食之,香而脆美。其叶又可蒸为茹。早在三国时期,人们就在正月里食用蒌蒿的嫩茎。只不过那时候是生食,并非我们今日的清炒或者炒腊肉。在《诗经》时代,“蒌”乃是婚礼时所用的柴薪。蒌蒿的确是易得且易燃的柴薪,据《中国植物志》,其茎秆可达60-150厘米,下部通常半木质化,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。儿时在乡间,山野秋来,百草枯黄,乡民去田野里、小山上砍柴,其中多杂有蒌蒿。干枯的蒌蒿香气未散,冬日黄昏,宁静的村庄升起炊烟,薄暮中也能闻到蒌蒿燃烧时的味道。(汤欢《古典植物园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