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· 2023-11-08

【豫章郡】

西汉开国,“豫章”成为一个地名。汉高祖刘邦在今江西设豫章郡,名曰“豫章”,是因为此地樟树甚多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卷39引东汉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豫章,樟树生庭中,故以名郡矣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),罢豫章郡、置洪州府。所以“初唐四杰”之首王勃《滕王阁序》才说“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”,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,豫章后成为南昌的别称。此外,与景德镇并称江西四大古镇之一的樟树镇,也是以树命名。可见,在历史上,江西的樟树非常多。一直到明朝,北京皇宫的营造亦用到樟木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引《明兴杂记》载:“神木厂有樟扁头者,围二丈,长卧四丈余,骑而过其下,高可以隐,虽不易觌,而合抱参天,万牛回首。”神木厂是明初朱棣营建紫禁城时用来堆放木料的地方,这些木料多是从四川、两湖、两广等地采办而来的上好木料。“万牛回首”典出杜甫《古柏行》“大厦如倾要梁栋,万牛回首丘山重”,这里指樟木木料巨大,一万头牛都拉不动。总的说来,古籍中对于樟树的记载主要体现在其实用性方面。但这些实用性均非樟树所独有,樟树并没有像松、柏一样,被古人赋予高尚的品格,也不像槐和棘(酸枣树)一样,象征三公九卿与功名利禄。与樟树有关的神话传说,也并未像月亮中的桂树一样广为人知。纪永贵认为,这或许与樟木一开始生于深山幽谷,远离北方的政治中心有关。同样,樟树也不见于《诗经》《楚辞》。纪永贵这样解释:“主要取材于黄河流域的《诗经》中没有出现樟树不必奇怪,因为樟树的生长从不过淮河……樟为深山乔木,而《楚辞》多取湖、沼、洲、渚之芳草,虽然樟树木香,但离人间太远,是不易引起泽国行吟的屈原等人的注意的。”(汤欢《古典植物园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