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 · 2023-11-27

【斗彩】

前两年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卖轰动一时,2.8亿的天价让鸡缸杯一夜成名,顺带也捧红了斗彩。但斗彩在历史上并不太为人知晓,名称一度也很混乱,有的写作“豆”,更有写作“逗”,让人觉得可能是种有趣的装饰。沈从文先生写过一篇讲皮球花纹样的文章,里面说到斗彩时用的就是“逗”。沈先生当然不是要逗你玩儿。实在是当时斗彩的名称还没有定论,或斗,或逗,或豆,五花八门,不一而足。即使是斗彩鸡缸杯,最初也只是被叫做“青花五彩小杯”,不见斗彩。之所以名称混乱,最主要的原因,其实是不了解工艺,古人听名生义,妄加揣测,让后人不明所以。大体上,斗彩的工艺,是先在素坯上用青花勾勒轮廓线,比如一朵花一片叶。完成之后上釉烧制,就成了一件青花瓷。只不过青花看上去就像是国画中的白描,只有线。接下来,要在轮廓线内填上各种色彩(注意,填彩的时候是在瓷器的表面,釉层之上;而画青花时,是在泥坯的表面,釉的下面)。比如青花勾了一片叶子,现在就在叶内填上绿色。填彩之后,再低温烧一次,一件斗彩的瓷器就大功告成了。这种釉下的青花勾线与釉上在线内填彩的方法,景德镇方言里,就叫斗,有拼接的意思,家具里,叫斗榫头,一个意思。既然斗是动词,接下来的问题是,斗彩斗的到底是什么彩呢?其实,从前面描述的工艺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,斗彩不是某种彩,比如五彩、粉彩或珐琅彩,而仅仅是一种装饰方法:釉下青花勾线,釉上在青花线内填彩,至于填的是什么彩,没有规定,可以是五彩、粉彩,也可以是珐琅彩、新彩。(涂睿明《纹饰之美:中国纹样的秘密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