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避席】 先秦时没有凳子,那时的座位就是一张坐席。在交际场合或双方谈话的时候,有时为表谦卑或对长者的敬意,常有离开坐席俯伏在地面上的动作出现,这个动作就叫避席。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景公有爱女,请嫁于晏子。……晏子避席而对曰:‘……君虽有赐,可以使婴倍其托乎?’再拜而辞。”晏子不愿背弃自己的结发之妻,也不想接受齐景公把爱女嫁给自己的想法,但又不能过于直接地拒绝,于是就用了这种谦卑的跪姿来表达自己的婉拒之意。(陈壁耀《文化里的中国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