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贽就是见面礼。古代拜谒时不能没有见面礼,但又有“不以珍奇为贽”的习俗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天不生,地不养,君子不以为礼。”这是古人送礼的原则。按周礼的规定,执贽应视对方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:天子以鬯(chàng,一种以郁金香泡黑黍酿成的酒)为贽,诸侯以玉为贽,卿以小羊为贽,大夫以雁为贽,士以雉为贽,百姓多以匹(家鸭)为贽,妇女则多以水果和干果等为贽。如果是在野外或军中,那么马缨和箭矢等也可以为贽。(《礼记·曲礼下》)总之,古人拜客不能没有礼物,只是这种称为贽的礼物,不同于现在拜客时的礼物:一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选择以何物为贽,何人该以何物为贽是确定的,完全受礼制以及本人社会地位的约束而限定;二是贽其实并非馈赠的礼物,执贽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,除了表示社交礼貌外,主要的作用在表明身份。(陈壁耀《文化里的中国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