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陛下】 意为殿陛之下。原指在宫殿台阶下的近臣和侍卫。用陛下指称皇帝始于秦朝。东汉蔡邕在《独断》中说:“谓之陛下者,群臣与天子言,不敢指斥天子,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,因卑达尊之意也。”群臣见天子不敢直呼,只能“因卑达尊”,请站在殿陛之下的近臣传达,于是“陛下”就成了对皇帝的尊称。这是古代面见皇帝时对其最常见的一个称呼。(陈壁耀《文化里的中国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