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

2023-11-11

【正义】

“正义”,取正前人之释义的意思。是在各家注释的基础上加以裁正,使之“论归一定,无复歧途”。便于奉守。始见于唐代,孔颖达奉唐太宗旨意,撰定《五经正义》,颁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提秦王】

又如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。”这件事在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中写作“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。”“提”、“擿”音近,“提”就是“擿”的通假字。“擿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贯弓】

古音通假也往往可以对照异文来推究。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。”这句话在《汉书·陈胜传》中写作“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”。由此可知“贯”是“弯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几千人】

例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”有人认为这里的“几千人”,可以解为不止一千,与现代汉语的“几千人”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种树】

是以古者尚力务本而种树繁,躬耕趋时而衣食足。–《盐铁论·力耕》这里的“种树”,是否可理解为“栽种树木”呢?我们也可以结合下文的语法结构来考察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农力】

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在叙述晋大夫士匄和韩起让贤的事情后,有一段议论:“世之治也,君子尚能而让其下,小人农力以事其上。”这里的“农力”二字,《春秋左传读本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野人与之块】

又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记载晋公子重耳出亡,有这样一段话:过卫,卫文公不礼焉。出于五鹿,乞食于野人,野人与之块。公子怒,欲鞭之。子犯曰“天赐也”。稽首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奔踶】

马或奔踶而致千里。–《汉书·武帝纪》这里“奔踶”二字,王念孙认为是“上下同义,不可分训”的“连语”,又说“奔踶,犹奔驰耳”。并引《说文》、《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家讳】

古人写文章遇到自己父、祖的名讳,也要回避。旧称“家讳”。如司马迁父名谈,《史记·赵世家》“张孟谈”改为“张孟同”;《佞幸传》“赵谈”改为“赵同”。汉淮南...

进一步了解
2023-11-11

【画龙不成反为狗】

不仅写文章要为避讳而改字,有时对前代著作中该避的字也往往加以追改。如:因读吴王夫差时事,僖废书叹曰:“若是,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。”–《后汉...

进一步了解